光明之光 (Phos Hilaron) — 匿名 (Anonymous)/索福罗尼乌斯 (Sophronius of Jerusalem)
Phos hilaron (Park) Cambridge Chorale at Ely Cathedral.mp4
起源于3–4世纪,常用于傍晚点灯礼,歌颂基督“复活之光”照亮黑暗。
旋律清澈、节奏自由,是最早仍在使用的非圣经赞美诗之一。
奥克西林库斯圣歌 (Oxyrhynchus Hymn) — 匿名 (Anonymous)
The Oxyrhynchus Hymn with English Subtitles.mp4
出自埃及纸草文献,约3世纪的希腊语残片中发现,是已知最古老的教会赞美诗。
简朴歌词直接引用《约翰福音》片段,见证早期基督信仰的音乐实践。
颂赞歌 (Te Deum) — 传统:圣安布罗修 (St. Ambrose)/圣奥古斯丁 (St. Augustine)
TE DEUM — Classical gregorian hymn.mp4
古老列举式颂歌,常在感恩或庆典礼拜中演唱,以“诸天歌颂主”开篇。
乐曲庄严,历代作曲家多次改编,但格里高利原调依旧广为流传。
圣灵降临颂 (Veni Creator Spiritus) — 文本:拉巴努斯·毛律 (Rabanus Maurus)/曲式:匿名
Veni Creator Spiritus – Gregorian chant.mp4
为五旬节定旋,五段祷文呼求圣灵降临、赐予智慧和恩赐。
后世科普兰、伯克等均曾谱写新曲,延续其祷告与颂扬功能。
圣母颂 (Ave Maris Stella) — 匿名 (Anonymous)
AVE MARIS STELLA (Video in Lourdes).mp4
9–11世纪创作,向圣母祈求“如星指引”,广泛用于玛利亚节庆仪式。
曲调优美,既有简洁平和的平安调版本,也有巴洛克时期的华彩改编。
基督之光 (Lumen Christi) — 匿名 (Anonymous)
Lumen Christi - Paschal Candle Procession - Richard J. Clark, St. Cecilia Parish Choir.mp4
复活节复活前夜仪式曲目,“基督之光”象征耶稣战胜死亡。
虽篇幅短小,却因庄严肃穆常与其他复活节诗歌连唱。
天主颂 (Gloria in Excelsis Deo) — 匿名
Gloria in excelsis Deo - latin chant.mp4
源自《路加福音》2:14,位于弥撒序曲后,用来欢庆天使向牧羊人报喜。
旋律明快欢腾,是弥撒中最具感染力的合唱部分。
圣哉 (Sanctus) — 匿名
Sanctus Sanctus Sanctus (Missa de Angelis).mp4
弥撒“圣哉”三一赞颂,标志着礼拜进入最神圣时刻。
原始格里高利旋律与后世多声部华彩版本并存,至今皆被使用。
主啊,怜恤 (Kyrie eleison) — 匿名
KYRIE ELEISON (Lord have mercy) - Byzantine chant.mp4
三段希腊语呼求“基督怜悯我们”,保留了早期教会的双语特色。
多位作曲家在弥撒曲中赋予“Kyrie”各具风格的和声与对位。
天主羔羊 (Agnus Dei) — 匿名
Agnus Dei - Samuel Barber LIVE.mp4
文本源自施洗约翰对耶稣的称呼,用于弥撒赦免环节前的祈求。
自中世纪至今,历代巨匠均为其谱写华彩段落,表达对平安的渴望。
马尔切卢斯教皇弥撒曲 (Missa Papae Marcelli) — 焦万尼·彼得鲁伊吉·达·帕莱斯特里纳 (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)
这部弥撒作品旋律流畅、声部平衡,被视为反宗教改革时期复调音乐的典范,有助于确立教会对复调的接纳。
如鹿切慕溪水 (Sicut cervus) — 焦万尼·彼得鲁伊吉·达·帕莱斯特里纳 (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)
此四声部经文歌取材自诗篇 42,以平静而深情的旋律表现信徒对神的渴慕之情。
VOCES8- Sicut Cervus by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.mp4
圣母颂·宁静圣母 (Ave Maria… Virgo serena) — 若斯坎·德·普雷 (Josquin des Prez)
这首标志性颂歌以早期模仿对位和两声部对话开创性结合,对后世复调创作影响深远。
Stile Antico - Josquin des Prez- Ave Maria, Virgo Serena.mp4
圣彼得的眼泪 (Lagrime di San Pietro) — 奥兰多·德·拉苏斯 (Orlande de Lassus)
全曲21乐章采用七声部、七调式与21部分结构,象征圣三一与悔恨,展现绝妙的宗教对位美学。
安魂弥撒曲 (Requiem) — 约翰内斯·奥克赫姆 (Johannes Ockeghem)
这部作品是现存最早的大型复调安魂文献,以庄严沉静的声部织体奠定后世弥撒曲风格。
别无所望 (Spem in alium) — 托马斯·塔利斯 (Thomas Tallis)
八合唱团共40声部巧妙互动,营造出空前的立体声场,被誉为英国复调音乐的巅峰。
Tallis - Spem in alium (a 40) - Harry Christophers - Live Concert - HD.mp4